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3
福建成人高考网
发布时间:2014-08-31 12:55:43
61.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生产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如农民种地,工人做工)、社会交往实践、科学探索实践
62.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63.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是直接经验,通过读书以及其他方式学习获得的知识是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64.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5.感性认识:外部的、表面的、片面的、现象的认识,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三种形式: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内部的、内在的、全面的、本质的认识,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三种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66.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是对立的。福建www.fjeduzs.com.cn
67.教条主义(唯理论),只重视理性认识;经验主义(经验论),只重视感性认识。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在理论上就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在实践中还会导致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68.唯物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辩证法: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
69.完整的认识过程: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表明,认识运动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70.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71.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72.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和历史的统一
7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天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作用: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因素(作用同地理环境)、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起着最终的决定性的作用。
74.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个方面,是一定的生产力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统一
75.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体现着物质资料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指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生产力中的主导性因素),生产力还包括教育、管理、科学技术等非实体性要素
76.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起决定性作用
77.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福建www.fjeduzs.com.cn
78.社会意识结构:一是不进入上层建筑且不反映经济基础的部分,如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等;一是进入上层建筑并反映经济基础的部分,如政治法律理论、哲学理论、宗教观念、社会科学、艺术、伦理道德等。
79.生产关系所体现的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80.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81.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8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事业,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依据
83.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那一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对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一是形态的总称
84.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上层建筑构成的矛盾统一体
85.社会形态在历史上先后出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
86.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87.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经济领域,政治斗争具有决定意义。福建www.fjeduzs.com.cn
88.社会革命主要是指政治斗争,即先进阶级为了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旧政权,建立本阶级的新政权而开展的阶级斗争
89.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是代表生产力发展要;社会革命的实质在于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
90.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62.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63.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是直接经验,通过读书以及其他方式学习获得的知识是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64.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5.感性认识:外部的、表面的、片面的、现象的认识,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三种形式: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内部的、内在的、全面的、本质的认识,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三种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66.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是对立的。福建www.fjeduzs.com.cn
67.教条主义(唯理论),只重视理性认识;经验主义(经验论),只重视感性认识。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在理论上就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在实践中还会导致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68.唯物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辩证法: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
69.完整的认识过程: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表明,认识运动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70.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71.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72.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和历史的统一
7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天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作用: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因素(作用同地理环境)、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起着最终的决定性的作用。
74.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个方面,是一定的生产力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统一
75.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体现着物质资料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指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生产力中的主导性因素),生产力还包括教育、管理、科学技术等非实体性要素
76.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起决定性作用
77.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福建www.fjeduzs.com.cn
78.社会意识结构:一是不进入上层建筑且不反映经济基础的部分,如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等;一是进入上层建筑并反映经济基础的部分,如政治法律理论、哲学理论、宗教观念、社会科学、艺术、伦理道德等。
79.生产关系所体现的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80.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81.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8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事业,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依据
83.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那一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对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一是形态的总称
84.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上层建筑构成的矛盾统一体
85.社会形态在历史上先后出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
86.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87.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经济领域,政治斗争具有决定意义。福建www.fjeduzs.com.cn
88.社会革命主要是指政治斗争,即先进阶级为了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旧政权,建立本阶级的新政权而开展的阶级斗争
89.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是代表生产力发展要;社会革命的实质在于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
90.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免费领取成人高考复习通关资料包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fjeduzs.com.cn/zzz/7931.html
上一篇: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2
下一篇: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