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的挑战》复习2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1自然段):摆出现象,王朔当真地“火”起来了。
第二部分(2-20自然段):王朔“火”的原因及表现:
原因:(1)王朔的作品有漂亮的、生动形象的语言。
(2)王朔笔下的人物不属于任何一个类别,又具有任何一个类别的人物的典型特征。
(3)王朔笔下的世界真实,具有现实主义特征。
(4)王朔的作品让人轻松、透亮。
(5)王朔的情感抒发方式含蓄。
表现:(1)文学、文章、影视等方面的作品都有。
(2)作品畅销。
(3)媒体关注……
第三部分(21-24自然段):作者对王朔及其作品所持的态度。
作者对文学的各种路数,采取宽容的态度,认为只要无害,就可任其发展。对王朔和王朔的作品,作者持肯定态度。但也还有些保留意见。
难点分析
关于《虹南作战史》的理解。
"文革"时期,"四人帮"一伙不仅全盘否定"十七年"的文学成就,疯狂迫害作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还炮制并推行了一套为自己的政治目的的文学理论。长篇小说《虹南作战史》则以小说形式演绎了一场极"左"政治。《虹南作战史》由上海县《虹南作战史》写作组创作,1972年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阴谋文艺"最早开出的"恶之花",也是其最典型的代表作。小说以上海郊区虹南乡合作化运动为背景,写到了两组尖锐对立的人物:一组是所谓正确路线的代表洪雷生、安克明、丁四海等农村干部,另一组是错误路线的代表浦春华、副区长等。作品按照"三突出"原则,集中笔力写了洪雷生,但人物无生活实感,个性苍白。同时,作品情节基本违反生活逻辑,而是按预先规定的主题对生活主观臆造,政治性议论占去很大篇幅。这部小说发行量高达百万余册,曾被当时《人民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评价为"壮丽画卷"和"极好教材"。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fjeduzs.com.cn/yw/19274.html